敢怒敢言的人明明吃香,極受群眾渴求和歡迎,但芸芸政治人物之中,走這條路線的人,居然不多。
在娛樂圈商界,哪種產品路線一紅,複制品便接踵而至,無非圖個半分耕耘,三分收穫。
一隻蜂發現了花叢,一窩蜂傾巢而至,乃屬常態;然大馬政治人物,偏偏反其道而行,有蜜不採。
走這條路線,不必向前人付版權費,仍一直乏人問津,以致敢怒敢言的人,都成了雞群中的鶴。
其實,雞只要敢言,連敢怒也不用,便有機會出位,然而雞始終是雞,喜歡跟大隊、啄細米。
“敢怒敢言”界不是沒有模範生,翁詩傑沙里爾鄧章欽等名字,擲地有聲,但也就只這三五奇葩。
這種現象說奇怪,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敢怒敢言雖易爆紅,可這種角色,並非人人擔當得起。
所謂敢怒敢言,不是胡說八道,加些煽動般亂搞便成,而是要有仗義的成分,仗國家大義民族大義人民大義,都行。
不平則鳴還不夠,還要敢怒,抗壓性越大,贏得的掌聲便越響亮。
因為,強權當前時,很多人都沒勇氣反抗,當有人扮演了這個角色,又怎會不感同身受,同仇敵愾?
得有豁出去的勇氣
敢怒敢言者,得有豁出去的勇氣,因為一承受不住壓力和打擊,便會反過來被打扁,連細米都沒得啄。
翁詩傑發表干撈論、沙里爾痛斥國陣同僚、鄧章欽批敵批黨同志,無不成了箭靶。
少了義的成分,敢怒敢言不過是個化妝品,怒火原來只是虛火,即使再大條道理,始終掩不住言論的空虛。
比如有人在黨敗選后,向黨開炮,自認敢怒敢言,難免惹來冷笑嘲諷。落井下石也算敢怒敢言?怒的時間遲了點吧?
這個年頭,往往為了“穩定”,為了“自保”,大家有米啄就開心,敢怒敢言的事,總留給別人做。
但敢怒敢言,難道就真的是叫好不叫座,徒得掌聲?未必。
瞧,翁詩傑在大選中抵住反風,倖保不失,鄧章欽獲數百居民力挺任副大臣,無非在于個人形象特出,深得民心。這民心,正是對他們敢怒敢言作風的回報。
原來,平日的敢怒敢言作風便是支持著他們的根,讓他們危急時,不被拔起。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08-03-24&sec=forum&art=0324fc02.txt
Semua Kandungan dan Semua komen para pembaca pada blog ini bukan pandangan dan pendirian saya dan Saya tidak bertanggungjawab untukny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