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以“两错成一对”招数反击 阿都拉或令党员民众更反感

【本刊林宏祥撰述】



面 对“下台”压力的首相阿都拉巴达威,昨日以政敌“过去纪录”大肆反击,为本身领军巫统/国阵遭遇重挫的罪名开脱。过去对政敌批评保持“优雅沉默”的阿都 拉,昨日一改常态,大肆反击施压本身下台的马哈迪、表态挑战巫统主席的东姑拉沙里,以及势如日中天的在野党共主安华依布拉欣。



阿 都拉(左图)抖出马哈迪接任首相后禁止媒体刊登第三任首相胡先翁(Hussein Onn)照片、以“茅草行动”镇压异己的旧史、将巫统在1990年败走吉兰丹的责任归咎于当时另起炉灶成立46精神党的东姑拉沙里(Tengku Razaleigh Hamzah),并借副揆纳吉攻击在朝时自视为“替代领袖”的安华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




阿都拉昨日在世界太子贸易中心,向巫统区部领袖就国阵大选受重挫一事汇报后,在记者会上反击政敌,其中以马哈迪为主要对象。这也是阿都拉在2006年10月26日以“马哈迪儿子获工程更多”回应自己徇私指责后,另一“两错成一对”的逻辑言论。




将败因归咎他人



2003 年11月1日接任首相的阿都拉在次年的第11届全国大选中,以不及64%的总选票横扫逾90%的国会议席,创下了国阵赢席最高纪录;2008年3月8日, 国阵却遭遇历来最惨痛的重挫,不仅在国会失守三分之二多数优势,更痛失五州政权。有分析形容阿都拉在短短四年内从天堂坠入地狱,无怪乎会成为众矢之的。




持 平而论,将国阵第12届全国大选重挫完全归咎于阿都拉一人,乃有不公之嫌。评论人如鲁斯旦沙尼(Rustam Sani)就认为,“政治海啸”早在马哈迪掌权的1999年全国大选中引爆;然而基于选民愿冒险相信阿都拉“体制内改革”的希望,故在2004年大选中委 以重托。



无论如何,当选民发现阿都拉四年来只是给了一个“伪造的希望”,非但无法解决马哈迪时代弊端,反让本身延续此弊端,导致今天全盘受拒的局面。【点击《吉隆坡邮报》:Analisis: Trauma pasca-Tsunami Umno】




诚 如过去的批评,马哈迪总是引惹“自打嘴巴”、“没有批评道德权威”的质疑,但其批评却也道出民心。这一次,马哈迪以阿都拉女婿凯里(Khairy Jamaluddin)的狂傲为箭靶,肯定大快人心;甚至连东姑拉沙里也批评凯里对回教党长老、吉兰丹州务大臣聂阿兹(Nik Aziz Nik Mat)的狂言狂语。




可是,阿都拉显然拒绝/没有意识到本身的领导问题。在3月25日,阿都拉首先指称“忽视网络战是国阵最大败笔”;昨日却圈定36个安全区(14国席以及22州席),由于党内“抽后腿”而失守。阿都拉亲信如巫统全国宣传主任在莫哈末泰益(Muhd Muhamad Taib)、最高理事赛哈密(Syed Hamid Albar)等随后为阿都拉背书,认为马哈迪的批评与攻击是抽后腿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新闻在线》曾在310日提问阿都拉是否认为贪污、朋党是国阵的败因时,他当时只是含糊地回答道:那是被挑起的课题之一,还有其他课题itu antara perkara yang ditimbulkanada perkara lain lagi)。【点击:全力支持阿都拉止下台传言 纳吉:我与首相达良好共识】




拉沙里促巫统改变



然而,准备“东山再起”的东姑拉沙里(右图左)显然更意识到巫统的问题。他于上周五(4月4日)为巫统话望生(Gua Musang)区部主持开幕时,就点出巫统在非马来人眼里犹如“由一群极端马来人领导,对其他族群不满时就高举马来短剑”的问题。




此外,这名有皇室背景、过去“马来色彩”强烈的领袖,更意外地疾呼巫统必须改变“只为马来人斗争”的政党形象,拥有跨越族群的政策与愿景。更甚的是,东姑拉沙里竟点也附和在野党对巫统的攻击,指“巫统犹如鼓吹金钱政治的政党,富者在上、贫者在下,一个并吞所有政府工程和各族权益的政党”。



东姑拉沙里批“巫统三宗罪”的言论在中文报上刊登,肯定赢得不少非马来共鸣。然而,这些议题没有得到阿都拉的正视与回应,反而大幅度攻击东姑拉沙里在18年前导致吉兰丹政权拱手让人,让人感觉“无法正面回应当下政局的改变”。



正当东姑拉沙里演词中拳拳直击问题要害时,阿都拉的亲信纳兹里(Nazri Aziz,首相署部长)却反将国阵重挫导因归咎成员党如马华公会、印度国大党及民政党,恐怕只会挑起更多巫统外的反感,为阿都拉平添负累。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445

Semua Kandungan dan Semua komen para pembaca pada blog ini bukan pandangan dan pendirian saya dan Saya tidak bertanggungjawab untuknya.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