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4

回顾历届大选重头戏?●谢诗坚

Semua Kandungan dan Semua komen para pembaca pada blog ini bukan pandangan dan pendirian saya dan Saya tidak bertanggungjawab untuknya.


马来西亚的民主制度向来受尊重,只在1969年大选后因种族冲突流血事件才终止国会民主。
事件发生在5月13日,因此称为“513”事件。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中止民主,国家权力移交全国行动理事会,由敦拉萨担任主任。

1970年9月22日,东姑卸下首相职,敦拉萨接任首相。

1971年2月20日国会重开。

换句话说,经过20个月的暂时终止国会民主而实施半军事统治后,政府终于还政予民。
此后,我国每隔四五年即顺利举行大选,显示大马民主机制已经得起考验,人民也越来越重视手中的一票,更重视和珍惜国家的和平与安定。

马印对抗社阵惨败

其实,在这个时候回顾历届重大的大选不仅可以温故知新,也能探讨其中的变化。
一般上,我们都是以1959年独立后的大选当成第一届大选,至今已是第13届;
但我们不应忘记在1955年时,我国曾首次举行马来亚普选,重要性是在独立前须要鉴定由哪个政党掌权,而这个政党将会领导国家走向独立。
由于已退出巫统而领导国家党的拿督翁在这一次普选中一败涂地,成全了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的首相梦,他在普选中领导联盟赢得了52席中的51席而成为自治邦的首席部长,两年后马来亚独立即拜相。

因为东姑被认为领导国家独立有功,在1959年的大选领导联盟辉煌胜出,在104席中取得74席,超过2/3席。
与东姑一起的联盟领袖有马华的陈修信及国大党的善班丹。
本来应是林苍祐在马华领军,但他与东姑失和而不被推为候选人,才由陈修信填补位置,反对党则以社阵和回教党为主,分别在华人区及东海岸有所斩获。

1964年,大选情势有变,事缘马来亚在1963年扩大成马来西亚,纳入沙巴与砂拉越,也就卷入国际纠纷与印尼交恶,更引发马印对抗的危机。
然而,东姑依然如期举行大选,联盟在“国难”当前取得空前胜利,在154个国席中,取得123席,又是超过2/3席。
反对党溃不成军,反对马来西亚的社阵蒙受重挫,社阵因被认为支持印尼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华人有所担心而把票投给联盟。
此后,东姑意气风发,并深信联盟是不败军。

46精神难撼动国阵
东姑在1969年领导联盟参加大选时,面对的已不是左翼势力的挑战(劳工党抵制大选),而是崛起的第三势力。
其中包括民政党和民主行动党;
老牌政党如回教党与人民进步党也在大选中大有斩获,联盟不但失去槟州政权,而且也在国会失掉三分二的优势(在西马104席中,只赢得66席)。
随着“513”事件爆发,马来西亚政治大洗牌,在1974年联盟摇身一变成国阵,吸纳了回教党、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及砂人联党加盟。

自1974年后的历届大选,国阵都是安稳如石,没有受到任何的大风浪。
例如1990年的大选(第八届),表面上看起来东姑拉沙里领导的46精神党在与回教党及行动党联手下,给予国阵极大的威胁。

实际上只有回教党(取回丹州执政权)及行动党有所斩获(在槟州只差3席即可执政),而46精神党只赢得8个国席,虽在丹州与回教党组联合政府,但属陪太子读书,未具实权。

政治海啸冲击国阵

又如1999年的大选(第十届),马哈迪领导的国阵革除安华后,以为威胁不大,讵料安华组成的公正党又与回教党和行动党合作,在马来社会掀起波浪,回教党因而夺得丹登两州的执政权,更一跃拥有27名国会议员,马哈迪大为吃惊。
不过,由于公正党只取得5个国席及行动党只保住10席,马哈迪才松一口气。然而,安华的烈火莫熄运动并未终结。

2008年的大选(第十二届),突然掀起严重的政治海啸,几乎冲击了国阵的半壁江山,连失5州执政权。
国阵主席阿都拉在翌年(2009年)下台,让位纳吉。

虽然其间民联的国会议席有变动,原本有82席,后有6人背叛脱离而去及霹雳州政权又回到国阵怀抱,但民联的势力在本届大选又结成一股力量,与国阵来一个最直接的大较量。
这是马来西亚立国以来最严重的大比拼,一个力保政权,一个改朝换代的对峙口号成为大选的主旋律。

谢诗坚 资深评论员 

http://www.nanyang.com/node/531587?tid=77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