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思撰述】在通往布城首相署的路上,副首相纳吉和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追逐撕斗、分秒必争,闲了在窗台上遥遥观望的首相阿都拉巴达威?
上 台四年的阿都拉没有改革魄力,也没有前瞻眼光,甚至也没法稳住自家的能力,3月8日大选之后,“倒拉”的喧嚣冲上云霄。副首相纳吉是阿都拉钦点的接班人, 也是党内较有可能登上龙门的人选。
可是,对在野党而言,应对昏庸无能、没啥杀伤力的阿都拉,要比应付城府莫测、善用计谋的纳吉得心应手;因此,“保拉”之 余,安华也必然意欲赶在纳吉前头,抢先一步到达布城首相署。
当然,先决条件是安华已凑足人数取代国阵政府。
问题是,安华是否 已凑足至少30名国阵国会议员,达到换政府的最低门槛?安华在今年四月首说已凑足议员人数组政府时,或许还有人信以为真,但几个月下来却只闻楼梯响,恐怕 越来越多人认为,安华莫非是虚晃一招,以吓唬巫统高层、诱惑国阵议员自投罗网及达到阻吓人民联盟议员琵琶别抱的目的。
沙砂14议员准备向巫统摊牌
马 来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英文时事评论人阿兹米沙隆(Azmi Sharom,右图)接受《独立新闻在线》电访时就说:“如果已凑足人数,他就该动手了,为何迟迟没有动手,他在等什么?”一名亲近马哈迪和巫统的评论人 也说:“安华的问题在于安华,而非纳吉,我不认为他有(跳槽国会议员)人数。”
足以推翻政府的30个国会议员,安华到底有没有?《独立新闻在线》探悉,沙巴和砂拉越两州原已有14个国会议员准备与巫统摊牌,在国阵孤注一掷最后一博;如果巫统独大的状况依旧,他们只等9月16日马来西亚日此一象征性的日子,正式挥别国阵投向民联怀抱。
消 息人士也告诉《独立新闻在线》,西马半岛原已有八名巫统国会议员准备蝉过别枝,而早前安华口中溜出的“马华公会”,纯粹是个烟雾。
如果说东马议员是因巫统 独大而失望跳槽,半岛巫统议员大部分是因为党内派系斗争而生离心,大选时凯里巨影笼罩的议席分配引发党内喧嚣,在震撼性的大选之后产生了余震。
尽管消息人士没有明说巫统跳槽议员的选区,但从消息人士的口风可以看出,有离心的议员当中,部分来自雪州;他说:“在大选中雪州七名原任议员被砍,其中五个选区放的是凯里的人,原任议员当然不满。”
巫 统内斗升级、马华公会乱象蓬生、纳吉扯上阿尔丹杜雅命案、油价高幅上涨、通膨压力剧增,大选之后发生的政局和经济面貌转变,皆不利国阵。国阵处理油价议题 朝三暮四、乱七八糟,更是令原先鄙夷安华靠权谋上位的人,开始心为之动。
因此,安华说服22名国会议员跳槽,并非“不可能任务”;只是22个议员离换政府 还有一段距离,距离稳住新政权的效果,就更遥远了。
赛夫布卡里乱了大局
尽管30个议员跳 槽已可让民联组织新政府,但民联消息人士认为,要稳住政权,民联至少需有35个跳槽议员,因此换政府的事原来就没那么乐观。
他也说,在国会下议院“投不信 任票”这个举动,原意是要削弱国阵声势、壮大民联声势,让有异心的国阵议员放胆一跳,但目前政局的演变,已令“投不信任票”这个动作的效用降低。
首先,同性恋和鸡奸是回教社会最敏感的课题之一,23岁的安华办公室志工赛夫布卡里(Saiful Bukhari Azlan)的鸡奸投报,肯定绊住了安华走向布城的脚步。
安华昨日就形容,他通向布城的路程,因这个“发生在万挠的小意外”,而被迫延长。
安华前日说,他计划在昨日宣布补选和四名国阵国会议员(包括巫统和国阵其他成员党议员)跳槽民联,惟因他还需与民联其他领袖沟通,讨论民联的议程及回应鸡奸投报阴谋,此事还需拖延一些时日。
其次,被指与纳吉关系密切的赛夫在人民公正党短短三个月内扮演的角色,直接打击了安华的执政大计。消息人士向《独立新闻在线》透露,赛夫在安华办公室就职期间,刚好被分配到负责跳槽议员的一般联系工作,这个“疏忽的安排”肯定令“国阵议员跳槽计划”出现变数。
上述说法可与安华前日在莎亚南美拉华蒂体育馆(Stadium Melawati)的说法呼应。安华前日说,当晚他原要宣布制造补选及两名巫统议员和两名国阵成员党议员跳槽,但他办公室的资料泄漏了,原因是赛夫与纳吉的办公室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赛夫果真在背后为人操纵,那么安华的敌对阵营肯定掌握了跳槽议员的身份,那么跳槽议员的去留,就非安华所能掌控;消息人士就说,跳槽议员的身份既然已经泄漏,“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他们都已经下手了”。
国阵议员跳槽民联,看中的是民联有可能执政,如果民联执政成数转薄,当中大部分机会分子必然离安华而去。因此,就算早前真有22名国阵议员答应跳槽,大部分相信是处在观望阶段,有的日日在计算民联执政成数,也有的忙着利用安华与巫统计算。
因此,可想而知,发生鸡奸投报之后,部分议员肯定即刻收回已伸出去的半只脚,回复观望;如果敌对阵营果真掌握了跳槽议员名单,那么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国阵要稳住阵脚至少已有了着力点。
乱局延缓换政府速度
在乱局之下,上述消息人士倾向于认为,“换政府”的事将延缓,而非加速;而且,在跑向布城的赛事上被迫减速的人,除了安华,还有纳吉。阿兹米沙隆和亲近巫统的时评人也有相同见解,后者说:“我不认为会加速换政府或加速纳吉上台,一、两个月内是不可能的,可能需要更久。”
在 鸡奸投报之前,在这项以布城首相署为目的地的赛事中,心急猛踏油门的先是安华。民联消息人士说:“杨德利会那么快动手,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人估计, 阿都拉挨不到党选,因为到九月底、十月头,巫统的支部和区部党选已经完成了70%,到时局势就明朗了;你算下去就是纳吉(成为党主席),无需等到党选,纳 吉就可以接政权,纳吉接政权是我们担忧的,所以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Kamaruddin,右图)的法定声明会出来。”
这名消息人士说,拉惹柏特拉此时抛出掷地有声的法定声明,指控纳吉的妻子出现在阿尔丹杜雅命案现场,目的是向纳吉施加上台压力,甚至希望借此阻止纳吉上台。
拉 惹柏特拉是1998年“释放安华运动”(Free Anwar Campaign)的舵手,他在政治上助安华一臂之力,一点也不足为奇。消息灵通、善于揭秘的他前日就携带告密文件,到安华下榻的酒店与他讨论举报全国总 警长慕沙哈山(Musa Hassan)及总检察长阿都干尼(Abdul Ghani Patail)十年前捏造证据的事。
安华妻子、人民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Wan Azizah)在鸡奸投报次日发布赛夫与纳吉助理凯里尔(Khairil Annas Yusoh)的合照,也来自拉惹柏特拉主持的《今日马来西亚》(Malaysia-Today)。
过 去数个月,纳吉(左图)被问到会否问鼎巫统党主席职时,都满口道德传统,说要依循惯例等待阿都拉交棒;不过,在阿都拉力挺他没有涉嫌阿尔丹杜雅命案后,纳 吉开始改口风说,他还有时间决定会否在12月的党选挑战阿都拉。接二连三被丑闻缠身的纳吉似乎已由守转攻,以免夜长梦多。
去年开始,安华和拉惹柏特拉就在阿尔丹杜雅命案课题上你唱我和,今番敌手已借鸡奸投报还击。安华在发生鸡奸投报之后,第一时间把矛头指向慕沙哈山和阿都干尼;可是,两日后安华的“捏造证据”投报竟了无新意。
“黑 眼圈事件”的凶手变脸早已非秘密,曾官问副首相的安华在事发十年后才掌握这些证据,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整个“捏造证据”举报,予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 觉,这个动作或可被视为安华为支撑其“政治阴谋论”的权宜之计。直至鸡奸投报次日合照照片发布,安华才真正找到了他的战场。
安华和纳吉隔空交手,新的丑闻疑点陆续抖出,从个人的政治前途考量,纳吉确实可能正在通往布城首相署的路上全力冲刺。可是,猛踏油门是否能达到冲刺的效果,还是一个疑问。
首轮交战安华占上风
在 第一轮交战中,安华(右图)似乎占了上风。安华的优势在于,十年前法院搬演了一出鸡奸荒诞剧之后,很少人会死心塌地地相信安华犯鸡奸罪。阿兹米沙隆就说: “普遍的感觉是,他们使用非常肮脏的手段诋毁他,人们怎能忘记在第一宗鸡奸案中,安华的司机改口供,尽管证据不足,法院也把他送进监狱?现在他们还要老调 重弹!”
他 说:“鸡奸投报只会让安华名字更响亮,独立民调中心(Merdeka Centre)的调查就说明,超过半数的马来西亚人不相信鸡奸的事是真的,另外40%不确定,只有极少人相信那是真的。”独立民调中心向《独立新闻在线》 证实,该中心最近的民调的确显示,超过50%的马来西亚人不相信鸡奸确有其事。
阿兹米反而认为,纳吉缠身的阿尔丹杜雅命案,影响了纳吉成为首相的机率。他提醒,纳吉除了应对外在的挑战,也需要兼顾巫统内部的挑战。
尽管丑闻缠身的纳吉自顾不暇,在巫统内部,纳吉还是占尽出任下一任首相和党主席的优势。亲近马哈迪评论人接受电访时,大力吹捧纳吉:“在人民眼中,下一任首相是纳吉。在大部分巫统党员眼中,他们还是认为纳吉是最好的。”
时事评论人兼人民公正党最高理事罗志昌(左图)只担心,鸡奸投报的发展,是安华敌对阵营一个摊牌的动作,即纳吉、慕沙和马哈迪联手与安华拼个你死我活。如果这个情况出现,则他认为,1998年的“烈火莫熄”(Reformasi)运动将重现,且是以更为剧烈的状态重现。
他解释,如今民联掌控五州政权,且朝野势力势均力敌,敌对派系如果孤注一掷,使尽肮脏手段置安华于死地,则人民付出的代价将比十年前更大。他只能寄望,事情比想象中单纯,即敌对派系只是借鸡奸投报牵制有意跳槽的议员。如果真是如此,在野党还可望五年后凭大选成绩夺过政权。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7116
Semua Kandungan dan Semua komen para pembaca pada blog ini bukan pandangan dan pendirian saya dan Saya tidak bertanggungjawab untukny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