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6

律师与评论员担心 王室势力膨胀将破坏马国宪政


(吉隆坡讯)马来西亚全国大选过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及登嘉楼州相继浮现王室干政的情况,尤以登州大臣人选问题引发最大争议。律师和评论员担心,王室势力膨胀将破坏马国的宪政。


  据新闻网“独立新闻在线”报道,律师公会前主席杨映波指出,根据君主立宪制,王室权力有限,马国的君主势力扩张,显示马国的治国方式严重缺乏制衡。



  他说:“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发生和持续很久,如果有足够的制衡,则不需也不应由王室制衡。”



  过去50年来,马国的政治都处在一党独大的状态,本届大选,马国首度否决国阵三分二优势,五州政权也落入了反对党手中,总算突破了国阵的强势领导。不过,大选过后,数州政权和领导因王室介入,而出现新的变局。



  针对登州苏丹拒绝巫统提呈的州务大臣大选,遴选巫统另一名州议员阿末赛益出任州务大臣,政治评论员唐南发认为,苏丹的作法违反君主立宪精神。



  他表示,马国九州苏丹的权限都根据州宪法而定,而且联邦宪法把统治者的权力规范交由州宪法决定,以致无法有效发挥君主立宪制度的规范角色。



  他认为,联邦法院应该厘清联邦宪法和州宪法之间的矛盾,以及州政府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以免各州统治者集结势力,令马国的政治步泰国的后尘:统治者成为无可批判的至高权力。



  执业律师陈思源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容目前王室势力崛起的情况。他认为,1980年代政府修宪削弱统治者的权力以来,统治者就憋了满肚子的气;1990年代失去免控权的统治者,财源也受到影响,因而趁此时反扑。



  唐南发也说,马来统治者有传统威信,但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马哈迪强势领导期间,统治者权力明显萎缩,人民对统治者的尊重也日渐降低;九州马来统治者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因而在弱势首相巴达维上台之后,趁机发挥领导作用。



   1983年,当时的首相马哈迪主导国会修宪,废除国家元首否决国会立法的权力。修宪过后,君主制在立法过程中便仅剩仪式性角色,丧失统治实权。1992 年发生柔佛州苏丹殴打钩球教练事件后,马哈迪以统治者“行为不检”、“挥霍无度”、“滥权失职”等指控,全面动员打击这股封建势力。最终马哈迪政府在国会 修宪废除统治者免控权,进一步削弱传统者势力。



  今日马来西亚网站主编拉惹柏特拉撰文,以国阵推荐的人选“贪污滥权”,合理化苏丹钦点大臣的作法。



  他披露,原任大臣依德利斯管理每年8亿元至10亿令吉的石油收入有失当之处,而巫统领袖较后也透过人事安插,接手控制可观的石油收入。由于苏丹深谙巫统准备持续滥权领导,因而他寻求法律咨询,确认联邦宪法和登州宪法的规定,驳回首相的人选。



http://www.zaobao.com/special/malay/pages/my2008elect080327c.shtml

Semua Kandungan dan Semua komen para pembaca pada blog ini bukan pandangan dan pendirian saya dan Saya tidak bertanggungjawab untuknya.

No comments: